家鼠:別名屋頂鼠_黑家鼠,為嚙齒目、鼠科、家鼠屬哺乳動物,原產于原生于印度次大陸,現今已傳播至世界各地。我國分布于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南方省區(qū)。野生于林地、農田、建筑物內外。1758年命名,共6個亞種。它的動作敏捷,常能爬到樹頂覓食,甚至能在枝葉叢中筑巢。在夏季和秋季,會離開谷倉、雞窩的藏身處,來到林地和田地中取食不同的野菜、種子和植物。
家鼠模式物種,最常見的家鼠品種之一。它晝伏夜出,會游泳、善攀登,喜走舊路、嗅覺靈敏,可家、野流竄,隨食物遷移。它種群數量龐大,且貪吃、破壞力強,常隨人類船只登上小島,造成島上的鳥類減少,甚至滅絕。
家鼠形態(tài)特征
頭體長12-20cm。體形細長,尾長大于體長,耳大而薄,向前拉可達眼的中央。前足拇指退化,只殘留1個結節(jié),掌墊5。后足細而長,蹠墊6。尾部鱗環(huán)明顯,生有極細而稀的小毛。乳頭5對,胸部2對,鼠蹊部3對。有兩個主要色型,即黑色型與棕褐色型。黑色型背毛黑色,帶光澤,毛基灰白色,毛尖黑色,腹毛鉛灰色,尾暗黑色,背、腹面色澤均勻。棕褐色型背毛為暗灰黃褐色,在背中線上帶有黑色毛尖的毛較多,體側色較淡,腹毛為灰白色。
家鼠生活習性
尤以晨昏活動頻繁,每夜活動2次,上、下半夜各一次,常以胡須觸壁而行動。洞分前洞和后洞,共2-3個,洞口直徑5-7cm,洞長通常150-200cm,最長達450cm。窩巢很大,多為樹葉、干草、棉花等筑成。
家鼠飼養(yǎng)方法
棲息地較廣,多分布在向陽、干燥、便于覓食的地方。黑色型通常棲居在住宅內,以樓房的屋頂最多見,野外和田間很少,是典型的家棲鼠類。棕褐色型主要生活在野外,多棲居于靠近水源的地方,以溪流的兩岸較多,棲息地為沙質土壤,松軟而潮濕。雜食性,喜歡糖分和油脂多的植物,如稻谷、玉米、豆類、水果等。食物缺乏時,也吃嫩草、樹根、芒果、梨等。
家鼠繁殖方式
亞熱帶地區(qū),全年均可繁殖,一年生4-5窩幼鼠,年平均懷孕率為9%,其中5-6月和9-10月為2個高峰季節(jié),胎仔數1-10只,平均6只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b/jiashu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