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的秦嶺腹地,滿目青翠。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駛入洛南縣保安鎮(zhèn)北斗村,只見原生態(tài)庭院式民宿點綴在山林間,食用菌大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,巴旦木新苗隨風搖曳,三三兩兩的游客正背著相機漫步在溪樂谷的棧道上。這個藏在深閨的小山村,正憑借著“菌菇筑基、林果添彩、民宿點睛”的產業(yè)組合拳,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。
菌菇撐起“致富傘”從單打獨斗到鏈式發(fā)展
“嘿,今年這香菇長勢真好!”5月18日清晨,村民李小軍掀開大棚的簾子,望著菌棒上密密麻麻的香菇,眼角笑出了褶子。作為村里食用菌合作社的負責人,他至今記得2018年第一次跟著合作社種香菇的情景:“那時候啥都不懂,經過這幾年學習、摸索,現在一天賣得好的話,僅香菇就能賣2萬多元?!?/p>
今年45歲的張惠芹是北斗村黨支部書記,說起食用菌產業(yè)如數家珍:“我們村從2021年開始發(fā)展食用菌,在此之前,我們村只有幾十戶散種,產量低、銷路窄。這幾年通過‘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’的模式,不僅建起了70個高標準大棚,還引進了羊肚菌、香菇等多個品種。”她翻開賬本,2023年全村食用菌年產值達150萬元,帶動120戶農戶年均增收1.8萬元。
在食用菌產業(yè)園香菇大棚里,技術員謝玉璽忙碌地穿梭在菌棒之間,他一邊仔細察看香菇的生長情況,一邊耐心地指導村民,教導村民如何檢查菌棒的含水量。他用手輕輕捏了一下菌棒的一端,解釋道:“菌棒的含水量很關鍵,一般要保持55%到60%左右。如果太干,香菇生長就會缺水;如果太濕,又容易滋生細菌。你們可以通過觀察菌棒的顏色和重量來判斷,顏色發(fā)白、重量變輕就說明水分不足,需要及時噴水補充水分?,F在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,香菇產量也越來越好,一年能產鮮菇15萬袋?!?/p>
謝玉璽介紹,產業(yè)園還配套建設了烘干房和冷藏庫,實現了“種植—加工—銷售”全鏈條運營。
李小軍補充道:“我們的香菇銷路基本上是不愁的,香菇采摘下來后進行大中小菇分類,大菇發(fā)往西安,小菇發(fā)往四川等地,還有些我們制作成干香菇通過電商銷往全國,村民們都說,這小小菌菇真是‘致富傘’?!?/p>
巴旦木結出“希望果”從試水引種到生態(tài)經濟
從食用菌合作社出來,沿著蒿坪河岸往南走,20畝巴旦木基地映入眼簾。枝頭的果實已有拇指大小,長著細茸毛的綠色果實在葉間若隱若現?!斑@是我們2023年新引進的薄殼巴旦木品種,今年已有半數掛果,預計畝產能達到100斤?!睆埢萸鄱紫律碜?,扒開草叢察看土壤墑情,“別看現在不起眼,三年后進入盛果期,按當前市場價每斤10元算,畝產凈賺6萬元?!碑敵醮迕裱壑械摹懊半U項目”,如今成為生態(tài)經濟樣板——既固土保水,又孕育著致富希望。
說起巴旦木產業(yè),北斗村副主任李永莉打開了話匣子?!耙婚_始我們都不敢種,擔心北方氣候不適應。后來,我們帶著幾個黨員先試種,還請來北京的專家做技術指導。你看這苗子,長得多壯實!”她隨手摘下一片葉子繼續(xù)說,“專家說巴旦木耐旱耐貧瘠,既能固土保水,又能增收致富,簡直是‘生態(tài)經濟雙贏樹’?!?/p>
為了降低種植風險,村里先流轉了20畝土地進行試種,張惠芹帶領村民從考察項目到栽種、育苗、施肥全過程參與種植,如今已是村里的巴旦木“土專家”,“我每天都來地里轉,記生長日志、測土壤肥力。今年秋天如果收成好,我們打算再擴種些!”她說。
站在田埂上,張惠芹望著連片的巴旦木林,眼里滿是期待:“全縣跟我們村一起種巴旦木的還有三個村,但目前我們村的巴旦木掛果最多、長勢最好,如果今年秋季能大豐收的話,我們還要帶動村民一起種。讓荒坡變成‘花果山’。”
民宿激活沉睡資源從空心村落到旅游好去處
午后的溪樂谷,流水潺潺,鳥鳴啾啾。在露營地帳篷里,游客張女士正和朋友品茶聊天,欣賞著遠處的田園風光?!拔沂窃诙兑羯峡吹竭@里的,特意和朋友們從西安開車過來,沒想到山里還有這么有格調的地方。”她指著庭院里的石磨和竹編裝飾,“這種‘原生態(tài) 文藝范’的設計,特別對年輕人的胃口?!?/p>
這些民宿全是由閑置農房改造的,曾是村民家的老宅。“房子空了十幾年,村民們咋都沒想到還能變成‘金窩窩’。”溪樂谷民宿運營負責人王江平感慨地說,村民們將房子出租,還在民宿里務工賺錢,每月增收2000多元。
“現在村里人氣旺了,我們在民宿周圍擺攤賣特產和山貨,一天能掙百八十塊?!贝迕窈痈嬖V記者。
溪樂谷民宿的成功,源于北斗村對“千萬工程”的生動實踐。張惠芹介紹,村里流轉了28座閑置農房,按照“一院一主題、一房一文化”的理念進行改造,配套建設了水系景觀、觀景棧道和百草園。
“我們保留了老房子的木梁、青磚,又在室內增加了智能家居等現代設施,2020年一開業(yè)就成了‘網紅’,每年帶動周邊40多戶群眾戶均增收6000多元,村集體經濟增收20多萬元。”王江平說。
圍繞做強“菌菜果藥”優(yōu)勢特色產業(yè),發(fā)展三產融合,北斗村采取“集體經濟 龍頭企業(yè) 合作社 農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,充分發(fā)揮“親農·溪樂谷”民宿的輻射帶動作用,建立“集體經濟 企業(yè) 群眾”的利益聯結機制,16戶群眾通過房屋流轉每年可獲得租金1.1萬元,20多名群眾通過在民宿務工每人每月可獲得薪金2000多元,同時帶動周邊群眾自主發(fā)展小餐飲、小商店、小民宿、小攤販等三產服務實體30多個,通過銷售橡子涼粉、洋芋糍粑、手工掛面、土蜂蜜、草編等本地農特產品,實現40多戶群眾年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。隨著觀景棧道、百草園等配套設施落地,“沉睡資源”正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生態(tài)紅利。
離開北斗村時,夜幕初垂。民宿的燈光次第亮起,像散落山間的星星。溪樂谷的流水聲中,隱約傳來游客的歡聲笑語。這個秦嶺深處的小山村,正以產業(yè)為筆、生態(tài)為墨,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,而那些忙碌在大棚里、穿梭在民宿間、耕耘在田壟上的身影,正是這幅畫卷中最動人的色彩。
http://eslrb.slrbs.com/slrb/20250523/html/content_20250523004002.htm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