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欖:別名橄欖樹,為無患子目、橄欖科、橄欖屬、無患系列植物,原產于亞洲東南部,中國(廣西、云南)、孟加拉、印度、緬甸、泰國、老撾。野生于海拔400-1300m的雜木林中。1814年命名。
熱帶小型喬木,植株具有一定觀賞性,可作為綠化樹種。外果皮和中果皮可以生食,入藥味酸、甘、澀,性平,可清肺利咽、生津止渴。主治咽痛、咳嗽、煩渴。種子可榨油,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潤滑油。木材用途同橄欖。
方欖植物特征
中型喬木,株高15-25m,胸徑75-120cm。小枝有皮孔,幼部被稀疏的灰色短柔毛。頂芽粗大,被黃色柔毛。髓部厚,周圍有封閉的柱狀木質部束。有托葉,著生于葉柄上,鉆形,被柔毛,早落,但托葉痕凸起可見。小葉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堅紙質,葉面無毛,背面被柔毛。葉的形狀、大小、毛被和果的形狀均有較大變異。如小葉有長圓形、披針形、卵形以至倒卵形等,果為紡錘形或倒卵形,橫切面為銳三角形至圓形,核蓋有明顯的中肋或無,果頂端急尖、截平或下凹。
方欖種植方法
喜濕熱環(huán)境,能耐0℃左右的極端低溫,但是苗期忌霜凍。喜歡疏松肥沃土壤,耐干旱,少土的石灰?guī)r山坡甚至石崖都能很好生長。喜光,幼樹稍耐蔭,多散生與村屯周邊闊葉林或濕潤的山谷雜木林中,方欖為上層喬木樹種??蛇x擇石山谷地、洼地、山坡下部栽培,亦可作為四旁植樹樹種。生長快,整地規(guī)格宜高。早春或雨季栽植。幼樹生長較快,應加強撫育,每年鏟草松土2次,清除雜草和惡性藤蔓,連續(xù)3年即可成林。
方欖繁殖方式
果期10-11月,可用竹竿敲打或搖動樹枝,將果實震落后在地面上收集。果肉與果核不易分離,可以將果實淋濕堆漚,待果皮呈腐爛狀時裝入竹筐置于水中沖搗,洗凈后即得果核。亦可沸水浸5分鐘,果核與果肉分離,剝取種子,中和曬干后即可播種或貯藏。種子休眠現象不明顯,發(fā)芽時的日均溫度約在18℃以上。種核堅硬,影響發(fā)芽,可采取催芽。播后1月發(fā)芽,多數果核發(fā)芽1株,少數發(fā)芽2-3株??煞珠_移植。苗木生長快,容器育苗可培育半年苗,雨季造林。
方欖開花形態(tài)
花期6-9月?;ㄐ蛞干仙?,雄花序為狹的聚傘圓錐花序,近無毛,稀疏的二歧分叉,具花約7朵?;ń鼰o毛,雄蕊6,無毛,花絲合生一半以上?;ūP在雄花中為管狀,邊緣和外側密被直立的硬毛,在雌花中環(huán)狀,3淺裂,流蘇狀。雌蕊在雄花中小,密被絨毛。果序腋上生,總狀,具果1-3。果綠色,紡錘形具3凸肋,或倒卵形具3-4凸肋,頂端急尖或截平至下凹,遺有宿存柱頭,無毛。果核急尖至鈍或下凹,切面銳三角形至圓形。種子1-2,不育室輕度或強度退化以至消失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l/fanglan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